河北格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欢迎您!
全国招商代理热线:010-65888830
联系我们

格美康复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怀沙路536号

Q Q:2920373150

电话:010-65888830

邮箱:gmkangfu@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企业动态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研究

时间:2022-04-01 09:23:04 作者:小编 点击:

肩 手 综 合 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于 1994 年被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归纳为复杂局域疼痛综合,即与交感神经介导性密切相关的疼痛。该病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般发生在脑卒中后 1~3 个月,其发病率12.5%~70.0%,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肩手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皮肤出汗异常。根据表现不同分为三期,Ⅰ期:肩关节疼痛,手指肿胀,活动略微受限,此时周身疼痛范围广,其病程一般维持在 3~6个月;Ⅱ期:肩、手部位自发疼痛,手的肿胀消失,开始出现肌肉萎缩,肩关节功能障碍日益严重,出现肩手骨质疏松;Ⅲ期:皮下组织出现萎缩营养不良,手指完全挛缩,肩关节活动丧失,最终导致残疾。目前国内外仍无明确的诊断、治疗方案,临床治疗多为对症支持治疗。本文对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


1 发病机制


  目前对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义,不同的研究学者对此看法不同,较公认的机制为中枢系统损伤后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患肢疼痛、水肿、痛觉过敏及皮肤温度改变等症状。具体机制为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进入到所支配周围神经的神经干,在神经干的小血管周围形成小的神经丛,其游离末梢深入到血管壁上支配小血管。交感神经兴奋时,其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及炎性介质,NE 一方面可通过作用于受体增加痛觉敏感性,另一方面通过引起血管收缩诱发疼痛。周志强等 [8] 认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影响血管运动中枢,使患肢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引发血管痉挛反应,进而引起局部组织营养障碍,最终造成肩胛及手部的水肿和疼痛等症状。Braus 等 [9] 认为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肩胛带肌肉萎缩,一定程度的肌肉痉挛是导致肩手综合征的主要因素。李爱霞等 [10] 研究显示肌腱损伤、关节囊撕裂等原因,也会导致关节结构发生改变,而促成肩手综合征发生。王昕等 [11] 认为 SHS 与 Moberg的“肩一手泵”理论,输液、压迫下腕关节被牵拉并掌屈及过度牵拉等因素均有关。另有研究证实CGRP、Hcy、P 物质等炎症异常因子与 SHS 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通过调控 CGRP、Hcy、P 物质水平可实现抑制神经源性炎症的反应,从而改善病情 [12]。

  在中医领域,黎明全等 [13] 认为肩手综合征属于“痹证”的一种,病机为闭阻经络,使局部活动受到限制,从而令气血更加受阻,导致肩部和手部疼痛难忍。谭璐璐等 [14] 也认为该病属中医学“痹证”,因脉络闭阻,从而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黄奏琴等 [15] 认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属于“痿证”“痹病”的范畴,病机为患者脏腑阴阳失调,气血运行失常,虽然发病部位为肩和手,但其病位在大脑。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疗法

 对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常用口服药物治疗,以达到镇痛和消炎的效果。王洪流等 [16] 研究表明服用由多种中药有效成分所组成的伸筋丹胶囊,可在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的同时,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张广飞等 [17] 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红光局部照射治疗肩手综合征患者,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联合红光局部照射与单纯红光局部照射相比,可明显减轻患者肩痛、肿胀、关节活动障碍等问题。汪洋等 [18] 采用活血散瘀汤中药熏蒸方法联合电针围刺法治疗肩手综合征患者,结果证明中药熏蒸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并改善关节运动功能。O'Connell 等 [19] 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手段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氯胺酮对患者疼痛的治疗可能具有效果。Matayoshi 等 [20] 证实降钙素可抑制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尤其是在发病早期应用,效果更好。


2.2 针灸疗法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节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21],可以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以及淋巴回流,减轻患肢水肿,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22],且应用该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廉价、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等优势 [23]。余运影等 [24] 研究表明选择温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增强关节活动程度,缓解患者的疼痛。于学平等 [25] 将 60 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治疗组和白虎摇头针法治疗组,治疗结果表明,白虎摇头针法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但白虎摇头针法较常规针刺方法刺激量大, 为避免患者出现晕针及其他不适症状,施针时须嘱咐患者保持放松。张娟等 [26] 研究表明,应用热敏灸结合 PNF 技术治疗肩手综合征患者较单独采用 PNF 技术具有更好的疗效,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运动能力。黄春水等 [27] 研究发现八邪透刺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及时地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手肿胀,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手肿胀以及患手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针灸疗法已被普遍认可,技术成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2.3 推拿疗法

 推拿治疗肩手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达到疏通经络,进而促进受伤组织的恢复及实现止痛的目的 [28]。有结果表明对患者进行推拿治疗过程中适当联合食醋,并合理的应用点、捻、掌揉、滚等各种手法,促进患者的静脉和淋巴的回流,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29]。林文颖等 [30] 通过对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 15 个随机对照试验,共 1 421 例患者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推拿治疗肩手综合征具有缓解患者疼痛、加强上肢运动功能等显著效果。


2.4 镜像疗法

 近年来临床上运用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研究越来越多,已经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献 [31] 通过临床试验提出,镜像疗法可提高脑卒中后患者患侧上肢的Fugl-Meyer 评分,并可减少患肢的运动损伤。Gay等 [32] 也提出,镜像疗法是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症状而非侵入性的、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棱镜适应(PA)是一种新兴的针对空间注意缺陷的治疗方法,已经显示出作为肩手综合征干预的早期希望,并且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反映视觉反馈 PA 可以通过纠正患者的偏侧空间注意力来减轻疼痛 [33-34]。